[體驗] 製作LiveUSB...在社區圖書館、電腦教室應用Ubuntu [論壇 - Ubuntu@TW LiveCD]
正在瀏覽:
1 名遊客
[體驗] 製作LiveUSB...在社區圖書館、電腦教室應用Ubuntu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2011/3/5 19:32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21
HP : 0 / 500
![]() |
主題01
![]() 不知道各位使用哪一個小程式來將『Ubuntu MAC Styel!』製作成 LiveUSB呢? 如果您跟我一樣,是在XP底下使用Universal-USB-Installer.exe來製作的話,會遇到一個問題, 就是開機時選擇USB-HDD開機,進入桌面環境後,會發現介面全是英文的... 可是我預設是中文環境啊!(製作成 LiveDVD 進入就不會這樣...) 這個問題可以這樣解決: 當製作好LiveUSB後,到USB所在地,進入syslinux資料夾內,找到syslinux.cfg,編輯它! 將最底下那行: # ui gfxboot bootlogo 改成 ui gfxboot bootlogo 就是取消前面的註解啦! 存檔後重開機,再次選擇USB-HDD重新進入看看... 呵呵~此時選項畫面就回到原本Ubuntu官方預設的那個喔! ![]() (開機後進到這個畫面時,記得拍一下鍵盤上的長條空白鍵,就會出現選項...) 語言介面也回到繁體中文啦!您可以試試看...修改一次即可! 往後就不用登入後再改語言介面啦!真方便! PS.您現在也可以接上已經做好的開機隨身碟,直接到該位置修改它...一樣有效! 主題02 ![]() 出門帶著這個隨身碟,到圖書館、電腦教室、遊客中心或朋友那兒,找台正常的電腦,插上後即可操作... 能以熟悉的介面環境,安全上網、編輯文件、繪圖、看影片...不必擔心公眾電腦是大毒窟或是木馬樂園囉! 就是繞過其硬碟和不啟動微軟作業系統...病毒不會運作,但可別偷偷copy那台電腦硬碟內已有的檔案(或許有毒) 到你的隨身碟喔!不然帶回家後用XP開啟的話... 如果您也學會UCK,就能夠自己編輯這個光碟ISO檔了...常常更新系統檔案製作新光碟,順便更新LiveUSB... 這樣就更安全了! 由於普通等級隨身碟已經進入廉價TLC技術的時代(SLC、MLC版已經不容易買到...), 其擦寫抹除的次數已經驟降到500~1000次,也較容易掉資料,建議不要啟用「保留設定」的模式... 此時先將隨身碟上的大型檔案或影片複製到該台電腦的硬碟或記憶體上(夠大的話,即home/ubuntu 資料夾), 再點選該複製檔使用,避免直接讀隨身碟中的原檔(長時間讀取...隨身碟怕高溫!); 編輯文件或圖片請不要動不動就存檔,也不要動不動就刪除(這些常是「擦寫抹除」)... 總之就是要避免頻繁更新隨身碟資料!尤其是大型檔案,例如影片、遊戲... 單純讀取就還好,因為不是擦寫抹除,影響不大... 確定編輯好的文件,才存到隨身碟內: 按下Alt+F2,輸入gksudo nautilus,在這個俱備root權限的檔案瀏覽器內將檔案複製到「檔案系統/cdrom」內, 可預先在此建立一個私人的資料夾...(即利用隨身碟內ISO檔用掉後的剩餘空間,以4G容量的隨身碟為例, 裝入1.4G的Ubuntu MAC Style,還有大約2.3G的空間...) ** 使用完畢記得將該電腦硬碟內的「個人暫時借放資料」清除啊! ** 以上是外出使用 LiveUSB 操作 Ubuntu MAC Style 的小小心得分享... 主題03 ![]() 幾個朋友利用業餘時間,在台灣不同地區,正用這個方式在地區電腦教室、圖書館推廣 Ubuntu,進行示範、教學, 完全不用動到該圖書館、教室電腦硬碟內的種種設定...管理人員較易接受... 同時對基層地方民眾、學生運用電腦的情形有更深入的第一手資訊...我們也順便收集「使用者經驗」。 (到處都是微軟的地盤...推廣Ubuntu就像到非洲大陸拓荒一般,前途佈滿荊棘(意識、習慣)...) 其實公眾電腦也不用裝上硬碟或光碟了...民眾要借用電腦時,就跟櫃台借一個做好的Ubuntu系統隨身碟, 插上電腦即可上網...管理員更不用準備還原軟體或系統啦!...使用自由軟體作業系統來給一般民眾上網不是更好嗎?! 製作LiveUSB...大方挺進各公眾場合,在社區圖書館、電腦教室應用Ubuntu... 類似活動請參考: 二手電腦 + 開機隨身碟 = 偏鄉教育宅急便 http://remoteedu.pixnet.net/blog/post/4450627 偏鄉教育宅急便-首部曲在南投仁愛鄉中正部落啟動了! http://remoteedu.pixnet.net/blog/post/4450527 ![]() ![]()
2011/8/21 22:20
|
||||||||||
![]() |
回覆: 英文介面?...使用Universal-USB-Installer.exe製作LiveUSB... |
|||||||||||
---|---|---|---|---|---|---|---|---|---|---|---|
會員三級
![]() ![]() 註冊日期:
2011/6/29 23:19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10
HP : 0 / 237
![]() |
使用Universal-USB-Installer.exe來製作的話介面確實會是英文的,所以我用ubuntu的系統-管理-製作開機碟來做,就完全是中文的。
2011/8/21 22:32
|
||||||||||
![]() |
回覆: [號召響應] 製作LiveUSB...應用、推廣 Ubuntu 吧!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2010/9/26 16:05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27
HP : 0 / 660
![]() |
Lancel大現身,你真的創業去囉
拍拍手,鼓掌^^
2011/8/22 7:50
|
||||||||||
![]() |
回覆: [號召響應] 製作LiveUSB...應用、推廣 Ubuntu 吧! |
|||||||||||
---|---|---|---|---|---|---|---|---|---|---|---|
會員三級
![]() ![]() 註冊日期:
2009/10/11 23:37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15
HP : 0 / 361
![]() |
哇我好久沒登入了
浮出來來給個讚!
2011/8/22 9:15
|
||||||||||
![]() |
回覆: [號召] 製作LiveUSB...展示、應用、推廣Ubuntu/Linux 吧! |
|||||||||||
---|---|---|---|---|---|---|---|---|---|---|---|
會員一級
![]() ![]() 註冊日期:
2011/8/18 14:17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3
HP : 0 / 52
![]() |
我是把整個ubuntu灌到隨身碟裡面(姆指碟)
下次開的時後 之前的設定是保留的
2011/8/22 10:48
|
||||||||||
![]() |
回覆: [號召] 製作LiveUSB...展示、應用、推廣Ubuntu/Linux 吧!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2011/3/5 19:32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21
HP : 0 / 500
![]() |
yesseecity 寫到: 其實這種方式是不建議的喔! 如果您的隨身碟指的是「隨身硬碟」,那就另當別論... 因為系統在運作時會經常將資訊寫入,如果整個系統如同建立在硬碟般, 建立在隨身碟上的話,會提早耗盡隨身碟的壽命... 如果您的隨身碟是早些日子買的,屬於SLC技術的晶片, 那麼其可承受10000~100000次以上的擦寫抹除...這樣使用還好! MLC大約為5000~10000次 但如果是這一年內買的,「俗又大碗」的普通碟,很可能是TLC技術的晶片喔! 壽命只有500~1000次的擦寫抹除...今日各大通路買得到的,不到200元卻有4G容量... 嗯~還是好好考慮一下... 做成無「保留設定」的LiveUSB,只讀取少覆寫,還能多用一陣子吧! Ubuntu MAC Style 已經將典型常用的各種環境配置與程式設定都安排好,開機進入桌面後會自動載入, 所以不太需要使用「保留設定」的LiveUSB功能... 底下是三種常見製作LiveUSB 的方法(塞入ISO檔),都把下方「額外的保存設定」的空間改為0或是不使用: ![]() ![]() ![]()
2011/8/22 11:21
|
||||||||||
![]() |
回覆: [號召] 製作LiveUSB...展示、應用、推廣Ubuntu/Linux 吧!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1970/1/1 8:00 來自 台北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23
HP : 0 / 573
![]() |
Lancel 寫到: 請問"無保留設定"是在那?設定 感謝
2011/8/22 13:08
|
||||||||||
![]() |
回覆: [號召] 製作LiveUSB...展示、應用、推廣Ubuntu/Linux 吧! |
|||||||||||
---|---|---|---|---|---|---|---|---|---|---|---|
![]() 註冊日期:
2009/12/6 10:32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71
HP : 1053 / 1756
![]() |
請問"無保留設定"是在那?設定 猜測應該就是 關機後 丟棄 所有 下載檔案 及 設定檔修改 (包含不更新)的選項 如果 你要 儲存 下載檔案 或 建立的文件 可以另外掛載別的分割區
2011/8/22 13:14
|
||||||||||
![]() |
回覆: [號召] 製作LiveUSB...展示、應用、推廣Ubuntu/Linux 吧! |
|||||||||||
---|---|---|---|---|---|---|---|---|---|---|---|
會員二級
![]() ![]() 註冊日期:
2008/3/31 17:03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5
HP : 0 / 104
![]() |
Hi 樓主你的概念我很喜歡,給一個大讚!
但是我是想要把作業系統裝進USB隨身碟裡, 就跟yesseecity大大一樣。 當然就直接沒有swap區囉 只是在安裝OS的時候會等「很久」 版本號與等待時間成指數關係 至於隨身碟壽命問題,反正還沒碰到,也當作個實驗,看可以撐多久囉
2011/8/22 13:40
|
||||||||||
![]() |
回覆: [號召] 製作LiveUSB...展示、應用、推廣Ubuntu/Linux 吧!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2011/3/5 19:32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21
HP : 0 / 500
![]() |
星夜 寫到: 根據我們這些日子的使用經驗,LiveUSB的載入時間大概還好,普通1~2分鐘之內可進到桌面開始使用... (以2008年後購置的電腦規格來說,雙核心,記憶體有1G以上,圖書館大都符合。) 至於使用LiveUSB來正式安裝到硬碟時,效能反而比用DVD片安裝快! 當您選擇不使用保留設定區時,開機後文件使用空間大小(即Home/ubuntu)是建立在電腦的RAM記憶體本身... 所以適合RAM記憶體大些,圖書館或電腦教室的電腦,其RAM記憶體若在1GB以上,就算順暢了... 如果您在製作LiveUSB時選擇了「保留文件與設定檔」,則您開機後會發現, 您實際能應用的文件空間大小(即Home/ubuntu),就是您該設定的大小! 然後系統會常寫入一些資訊(關機時),此時隨身碟就在「抹除覆寫」囉! TLC技術的隨身碟,每個儲存小單元(Cell)只有500~1000次的「抹除覆寫」Cycle... 已經不是過去那個SLC的10000~100000次啦! 消費者選購隨身碟只是要容量大,要速度快,卻又要便宜... 廠商只好給你這種解決方案囉!(犧牲了隨身碟的壽命!) Egret 寫到: 請參見#6的文章
2011/8/22 13:55
|
||||||||||
![]() |
您可以查看帖子.
您不可發帖.
您不可回覆.
您不可編輯自己的帖子.
您不可刪除自己的帖子.
您不可發起投票調查.
您不可在投票調查中投票.
您不可上傳附件.
您不可不經審核直接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