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如何執行指令 [論壇 - Ubuntu 文件資源]
正在瀏覽:
1 名遊客
回覆: [索引]如何執行指令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2009/10/29 4:50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41
HP : 204 / 1021
![]() |
雖然我也是整理控,不過比起您還真是小巫見大巫呢。
假如您有興趣的話,或許可以試試整理站上的維基系統。
2015/12/30 2:25
|
||||||||||
【教學】隨身攜帶的作業系統 ~安裝Linux作業系統於隨身碟~;【推薦】支援 Epic 和 GOG 帳號的遊戲管理器「Heroic」;【教學】Ubuntu下將藍牙設備的「LinkKey」改成與Windows的一致;【GNOME Shell Extension】讓 Ubuntu 與 Android 互動的「GSConnect」;【教學】把系統還原軟體 Clonezilla 放在硬碟中;【設定】 於Dock「按左鍵則最小化」、「按中鍵則預覽」、「Shift+按中鍵則結束」;【教學】可以恢復被刪除之檔案的檔案救援程式「PhotoRec」;【分享】適合 Ubuntu MATE 的面板布局方案;【解法】修正部分Snap軟體的介面字型為楷體;[分享] 建立數位電視頻道表檔;
|
|||||||||||
![]() |
回覆: [索引]如何執行指令 |
|||||||||||
---|---|---|---|---|---|---|---|---|---|---|---|
版主
![]() ![]() 註冊日期:
2008/7/14 0:03 來自 螢幕的另一端
所屬群組:
網站管理員 已註冊使用者 討論區管理群 等級: 33
HP : 0 / 808
![]() |
是的,咱們的維基欠整理,而且你這篇文章大概很快就沈下去了
2015/12/30 11:01
|
||||||||||
![]() |
回覆: [索引]如何執行指令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2012/4/22 10:50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37
HP : 0 / 901
![]() |
xenomorph0525 寫到: 呵呵!「整理控」,在某些方面,某些時候,我是有這種傾向。 xenomorph0525 寫到: 這也是跟你學習的阿,我有受惠您寫的「[教學] Ubuntu 14.04的調校」和您簽名檔列的這幾篇調校文章。 每次寫文,要附上這些連結,倒是要耗掉不少時間,Orz... 不過我寫文,附上參考連結或進階閱讀連結,已成為習慣, 有時候想偷懶,卻又覺得怪怪的,怕不能發問者不能看到全貌,怕我自己沒有表達清楚要表達的概念。 所以到最後就只好乖乖的去查這些連結,然後貼上去。 xenomorph0525 寫到: 夢見草 寫到: 這個問題,我以前有考慮過,不過衡量到我目前的狀況,後來作罷。 改採用這個方式,在這個論壇建立一些索引。 我在自己的部落格也有整理一些「心得文件」。 最近部落格那邊是比較荒廢一點,通常就直接寫在這個論壇回答了。 我覺得有些議題,我還沒研究透徹,所以也還沒啥可以寫出來的, 預計要等ubuntu 16.04出來,再來重灌系統, 重新溫習,然後把這些文件,再整理過一次,目前就先擱著。 通常有人發問,比較有靈感,我覺得在這問答的過程中,有時候可以從他人的角度, 看到一些以前沒想過的疑問,再次去探索,所以又更認識系統一點,還蠻有趣的。 不過需要花一些時間去探索就是了,有時候可能沒太多時間可以探索或重新, 所以就無法詳細回答該問題了,有時候只能提供一些探索的方法,讓提問者有個方向去探索。 網路上可以參考的文件,現在已經很豐富了,只不過有時候太多選擇,也是種困擾。 所以現在需要的是一些有系統的整理文件,官方的文件應該就很豐富了, 只不過有些是英文,所以有些人有些時候跨不過門檻。 我可以體會,初學者,有時候一時是找不到適合的文件,可以開始入門, 所以就整理一些可以閱讀的文章索引,指引他們去找到適合的文件去閱讀。 讓他們有機會可以建立一些基本觀念, 然後只要跨過門檻了,自己就能找尋到一些參考資料,自己探索,自己找到答案, 最多是遇到一些盲點,上來發問,讓其他人幫忙看,協助突破。 夢見草 寫到: 會沉下去,這是必然的,這樣才有流動的感覺,可以長保新鮮... 不過還好,還找的回來,只要到「Ubunt TW / 論壇 / Ubuntu 文件資源」,就可以找到。 我建立索引的初衷,只要有提問者,提的問題,有符合的,就會指引他們到相對議題的索引去看一下。 不過在回答問題時,也不會單純的只叫他們去看拉, 在我的時間上允許的狀況下,還是會針對該問題,做直接的回覆, 然後這些索引只是額外的參考資料。 我自己有時候想到要回去翻那些資料,也會到這些索引去查。 我自己有想過,把這些我在論壇上回覆,重新作個整理, 不過發現我累積的東西太多了,目前沒有多餘的心力,只好作罷,Orz... 而且我目前會的也是一知半解,還沒有研究得很透徹,說真的,我會的也只有那幾招。 所以我目前就維持在這論壇問答和建立索引的方式,和自己整理自己的心得文件的方式,來探索Ubuntu摟。 大家就一起討論,一起探索吧。 ![]() ## 題外話 這個論壇,感覺發問者多,回答問題的人少,我知道有部份的人是在FB的社團討論。 另外我知道要回答問題,要耗掉一些時間,不過若對一些問題有一些了解的人, 若在自身情況允許的狀況下,可以不吝發言討論。 當然我知道不發言的人,會有一些考量,所以會選擇潛水,或是在FB討論。 因為我發現對岸的一些討論區,例如:這個討論區,公開討論的狀況還蠻熱絡的, 以上只是有感而發,另外也有其他人有類似的感受,例如:「技術論壇式微後的知識黑洞」和「kaif.io 初登場」。 我個人認為,這樣的發展是有些一些原因導致的,才會如此, 不過對於這樣的狀況,還是想提出來, 雖然我猜各位早就有這樣的感受,只是放在心裡沒提而已。
2015/12/30 14:36
|
||||||||||
![]() |
回覆: [索引]如何執行指令 |
|||||||||||
---|---|---|---|---|---|---|---|---|---|---|---|
版主
![]() ![]() 註冊日期:
2008/7/14 0:03 來自 螢幕的另一端
所屬群組:
網站管理員 已註冊使用者 討論區管理群 等級: 33
HP : 0 / 808
![]() |
嗯,你貼的文章裡提到了一個重點了,在 FB 裡討論的問題,無法被搜尋引擎給找到。 FB本身的搜尋功能,弱的幾乎是不可用。
所以建議大家有問題的話,還是盡量在論壇裡發問、討論,這樣將來自己找資料時,才能找到比較多的相關資料。 要是在FB上面,你想找一個之前提過的問題或答案,那個難度高到你會想要直接放棄。
2015/12/30 16:14
|
||||||||||
![]() |
回覆: [索引]如何執行指令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2012/4/22 10:50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37
HP : 0 / 901
![]() |
夢見草 寫到: 嗯,真的會哭哭! 所以我還蠻珍惜這個論壇的,可以供大家討論。 ========================================== 另外會有這樣式微的傾向,導致討論文章鎖國,除了一些其他因素, 讓討論是否能熱絡,我個人的淺見,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點, 就是「這篇文章」最後結論提到的「打造一個安全的討論空間」,大家可以琢磨裡面提到的一些概念。 裡面也有提到一個關於「RTFM」的議題,也是我自己引以為鑑的,要求自己, 也是我上面有提到的一段做法,盡量不直接叫提問者直接去看某些文件, 在時間允許的狀況下,做個直接的回覆,然後列出更多的參考資料。 不過有時候可能直接簡單給個連結,就可以解答了,希望提問者可以理解。 我會引用連結,除了有更多的參考資料之外,未來方便找尋。 是希望討論的過程中,可以參考我找尋答案的思路, 這樣慢慢的自己就能舉一反三,可以找到更多參考資料。 ![]()
2015/12/30 16:46
|
||||||||||
![]() |
回覆: [索引]如何執行指令 |
|||||||||||
---|---|---|---|---|---|---|---|---|---|---|---|
管理員
![]() ![]() 註冊日期:
2011/3/11 6:32 所屬群組:
討論區管理群 等級: 44
HP : 216 / 1084
![]() |
歡迎加入自由知識創作平台
GitHub: https://github.com/Libre-Knowledge-Making-Platform/Libre_Knowledge_Making_Platform Google 雲端硬碟:https://docs.google.com/folder/d/0B9zYXbnQ2afEYTUzYzZjZmItZWRlNi00N2I1LWExZTAtNmFmZmYwZWJkOTQy/edit HackPad:https://lkmp.hackpad.com/ GitBook:https://www.gitbook.com/@lkmp
2015/12/30 16:53
|
||||||||||
本篇發表文章以「創用CC BY 3.0 或更新之台灣地區版本」授權條款釋出,如何使用敬請參考
Creative Commons — 姓名標示 3.0 台灣 — CC BY 3.0 TW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tw/ 「你不懂的東西就不要亂講,被懂得人看破手腳就算了,騙不懂的人誤導別人,還要別人把你當成大師,這就真的是說不過去了。」 by Allen Own 出處 http://www.plurk.com/p/i4uogm 自由知識創作平台介紹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MGG6lW_0qCgH4U785R-IwSc_INdoBGej1l-JxiA4gPE 如何建立新的自由知識創作平台文件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1NdzOW2lGYksfyQIcPMPye5tlmj1J0QTkgPTmQvIvKA |
|||||||||||
![]() |
您可以查看帖子.
您不可發帖.
您不可回覆.
您不可編輯自己的帖子.
您不可刪除自己的帖子.
您不可發起投票調查.
您不可在投票調查中投票.
您不可上傳附件.
您不可不經審核直接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