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這樣翻譯 [論壇 - Ubuntu基本設定]


正在瀏覽:   1 名遊客


 到底部   前一個主題   下一個主題  [無發表權] 請登錄或者註冊

« 1 2 (3)


回覆: 為什麼要這樣翻譯
會員五級
註冊日期:
2010/9/16 14:08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25
HP : 0 / 619
MP : 274 / 23017
EXP: 76
離線
結果我的"問題"版本二"""本身"所期望所需求的"解決方案",目前為止還是沒有出現,或者說,"問題版本二""被誤解了",不過算了,可遇不可求吧?
雖然我已經自認為盡力的在"問題版本二""描述""我的需求""到底是什麼"了。


samwhelp 寫到:

簡單寫了一個「專案 prototype-unicode-block-name-map」放在「GitHub」上,

使用「IanHo」提供的「Unicode Block Name 翻譯」,先轉成一個對應表,轉成json格式,

然後把上面回覆找到的「PO檔」,使用程式,依照那個對應表,重新把「PO檔」做個重新對應。

若「PO檔」的「msgid」,不是跟「IanHo」提供的「Unicode Block Name」一致,就不會被重新對應了。

對應前的檔「放在這
重新對應後的檔「放在這」。

程式沒有寫得很嚴謹,只是急就章的實做出來,我也沒仔細的去驗證結果,
若合用就請clone取用,若不合用,就供各位當作參考吧。
至於後續是否將翻譯好的PO檔提交給相關的翻譯人員或單位,就有勞各位了。
這部份我就不再Follow了,感恩先。



:-)

2016/5/11 11:52
----------------
個人網路文字作品集:
MacOSX10.5.8 安裝、設定、使用,個人經驗分享,正體中文版;以Windows思維用Linux,GNOME桌面篇;PDF
http://www.scribd.com/ianian1979
全字庫注音輸入法表格檔2019 (搭配CNS11643中文全字庫規格的Unicode格式傳統注音輸入法對照表)
https://sites.google.com/site/ianho7979/InputMethodTables
應用擴展 工具箱
回覆: 為什麼要這樣翻譯
會員五級
註冊日期:
2010/9/16 14:08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25
HP : 0 / 619
MP : 274 / 23017
EXP: 76
離線
或許算額外話~~~
未來的"妄想"~~~
把Unicode"9.0"的十二萬多個"Character Name""正體中文化"~~~

補充:我有估算過,其中真正需要花腦筋去翻譯的大約有四萬多個,因為其中八萬出頭個裏頭真正要翻譯的字串約二十多組吧?剩下的都是數序,但"四萬多個"仍然是我消化不了的量。所以可遇不可求啦~~~妄想而已~~~

我自己的試做LO CALC表格,也有把那八萬個"Character Name"的其中二十多組字串(正體中文化之後)+數序先做出來,但是另外四萬多個"Character Name"我一想到"四萬多個",我就投降了~~~試做了幾百個"Character Name"之後我就擺在那邊不理它了。有些看起來像拉丁文的"Character Name",網路英漢字典"我找不到"(個人能力很有限)。

2016/5/11 16:51
----------------
個人網路文字作品集:
MacOSX10.5.8 安裝、設定、使用,個人經驗分享,正體中文版;以Windows思維用Linux,GNOME桌面篇;PDF
http://www.scribd.com/ianian1979
全字庫注音輸入法表格檔2019 (搭配CNS11643中文全字庫規格的Unicode格式傳統注音輸入法對照表)
https://sites.google.com/site/ianho7979/InputMethodTables
應用擴展 工具箱
回覆: 為什麼要這樣翻譯
會員五級
註冊日期:
2012/4/22 10:50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37
HP : 0 / 901
MP : 671 / 29310
EXP: 6
離線
從「l10n-tw 支援站近況」這篇討論,
找到這份文件「自由軟體正體中文化 (L10N) - 工作指引」,

我有整理一些連結,放在之前的「回覆」。

給有需要的人參考


2016/5/13 12:32
應用擴展 工具箱
回覆: 為什麼要這樣翻譯
會員五級
註冊日期:
2012/4/22 10:50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37
HP : 0 / 901
MP : 671 / 29310
EXP: 6
離線
關於這篇討論「tar 裡面的 Cowardly refusing to create an empty archive」,

我之前一開始是先在該樓主的部落格看到的「文章」,
原先看了該篇文章,覺得樓主文章裡的思路,很有趣,很生動,很有故事性。

原本沒什麼想法,剛剛看到後來的一篇回覆

WPL 寫到:
乍看之下「斗膽」很難讓人接受,因為跟英文原意的差別。但我覺得 「怯懦的拒絕建立空白的封存」反而聽起來比「斗膽拒絕建立空的封存檔」還彆扭。
如果還是不能接受的話,要不要考慮「妄自拒絕建立空的封存檔」?



我有了一個靈感浮現。

我的想法是,可以翻成「不允許建立空的封存檔」。

這樣翻,雖然忽略了「Cowardly refusing」,少了詩意,少了委婉。

但就是直接表明了「tar 不允許建立空的封存檔」。

應該可以符合「信」和「達」,雖然沒特別在「雅」上面著墨,但這樣的翻法,應該也不至於「不雅」 :p

PS:
我個人對「封存檔」的感覺,在某些應用上,我常有不知所措的感受,當下不知道「封存」是不是我意會到的意思。
我查網路「Archive」好像都翻成「封存」比較多。
但「封存」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被「冰封不動」放到冷宮了,雖然在「備份」的角度上是有這樣的感覺。
我個人覺得「Archive」在這個情境上,意思上比較接近「打包」,「打包成一個檔案」。
不過若翻成「打包檔」,又怪怪的。
我目前還想不到那個詞比較到位就是了,所以還是沿用「封存檔」。

以上拙見。




以下套件探索,並且找到該使用情境下,列舉上面提到的翻譯來做對照。

## 測試環境

* Xubuntu 16.04 (64位元) 英文界面

## 下載 Source Package

下載「tar」的「Source Package


$ apt-get source tar




## 探索

執行下面指令,查詢「Cowardly refusing」在「tar-1.28/po/zh_TW.po」的上下兩行內容。


$ grep 'Cowardly refusing' tar-1.28/po/zh_TW.po -A 2 -B 2



就可以找到那段翻譯 (參考連結, 這個連結的翻譯不見得相同)


#: src/tar.c:2643
msgid "Cowardly refusing to create an empty archive"
msgstr "低調拒絕建立空白的封存"



執行下面指令,然後查詢「'Cowardly refusing'」在「tar-1.28/src/tar.c」的那一行。


$ grep 'Cowardly refusing' tar-1.28/src/tar.c -n



顯示


2680: _("Cowardly refusing to create an empty archive")));



是在「2680」行,而非「2643」行,
應該是一開始透過工具建立了「po檔」,就一直沿用,
後來程式碼有改,所以所在行數變了。
不過「#: src/tar.c:2643」那只是註解,參考用,不會牽動程式而有副作用。


執行下面指令,查詢「Cowardly refusing」在「tar-1.28/src/tar.c」的上下兩行內容。


$ grep 'Cowardly refusing' tar-1.28/src/tar.c -A 2 -B 2



顯示


if (!args.input_files && !files_from_option)
USAGE_ERROR ((0, 0,
_("Cowardly refusing to create an empty archive")));
if (args.compress_autodetect && archive_names
&& strcmp (archive_name_array[0], "-"))



然後如何讓那提示訊息出現,

只要執行下面指令


$ tar cf test.tar



就會顯示下面的訊息(我的是英文界面,所以會出現英文)


tar: Cowardly refusing to create an empty archive
Try 'tar --help' or 'tar --usage' for more information.




從這個情境,手動改成上面提到的各個翻譯版本,來對照


$ tar cf test.tar
tar: 不允許建立空的封存檔
試試 tar --help 或 tar --usage 以獲得更多資訊。



對照


$ tar cf test.tar
tar: 妄自拒絕建立空的封存檔
試試 tar --help 或 tar --usage 以獲得更多資訊。



對照


$ tar cf test.tar
tar: 斗膽拒絕建立空的封存檔
試試 tar --help 或 tar --usage 以獲得更多資訊。



對照


$ tar cf test.tar
tar: 怯懦的拒絕建立空白的封存
試試 tar --help 或 tar --usage 以獲得更多資訊。




## 額外一提

最近有整理「tar的指令下法」,
但還沒寫完就是了,應該還會有續篇(加上壓縮的選項):p

2016/10/15 9:19
應用擴展 工具箱
回覆: 為什麼要這樣翻譯
會員四級
註冊日期:
2015/9/29 21:19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16
HP : 0 / 380
MP : 100 / 8551
EXP: 22
離線
samwhelp 寫到:


一樣



套件 network-manager-gnome
原始碼套件 network-manager-applet
http://http.debian.net/debian/pool/main/n/network-manager-applet/network-manager-applet_1.4.2.orig.tar.xz

network-manager-applet-1.4.2/po/zh_TW.po


#: ../src/connection-editor/ce-page-bond.ui.h:10
msgid "Bonded _connections:"
msgstr "繫結的連線(_C):"

#: ../src/connection-editor/connection-helpers.c:109
#: ../src/connection-editor/page-bond.c:444 ../src/libnm-gtk/nm-ui-utils.c:333
#: ../src/libnm-gtk/nm-ui-utils.c:577
msgid "Bond"
msgstr "繫結"

....



2016/10/15 10:47
應用擴展 工具箱
回覆: 為什麼要這樣翻譯
會員三級
註冊日期:
2009/8/27 21:33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13
HP : 0 / 312
MP : 69 / 12569
EXP: 48
離線
samwhelp 寫到:
... (恕刪)
PS:
我個人對「封存檔」的感覺,在某些應用上,我常有不知所措的感受,當下不知道「封存」是不是我意會到的意思。
我查網路「Archive」好像都翻成「封存」比較多。
但「封存」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被「冰封不動」放到冷宮了,雖然在「備份」的角度上是有這樣的感覺。
我個人覺得「Archive」在這個情境上,意思上比較接近「打包」,「打包成一個檔案」。
不過若翻成「打包檔」,又怪怪的。
我目前還想不到那個詞比較到位就是了,所以還是沿用「封存檔」。

以上拙見。



...


小弟查了一下 Archive,感覺上就是檔案。
但跟單純的 file 不同的是:
Archive 是指一整堆,
通常有關連性、同質性或是因為歷史因素累積在一起的大量檔案,
有時候也用來稱呼檔案室或是大容量外儲存器。
當作動詞用時,意思則是歸檔。

所以在這裡,小弟想到的翻譯是『集合檔案』或「集成檔案」,
不曉得您覺得怎麼樣?

2016/10/18 14:58
應用擴展 工具箱
回覆: 為什麼要這樣翻譯
會員五級
註冊日期:
2012/4/22 10:50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37
HP : 0 / 901
MP : 671 / 29310
EXP: 6
離線
自由車自由人 寫到:
小弟查了一下 Archive,感覺上就是檔案。
但跟單純的 file 不同的是:
Archive 是指一整堆,
通常有關連性、同質性或是因為歷史因素累積在一起的大量檔案,
有時候也用來稱呼檔案室或是大容量外儲存器。
當作動詞用時,意思則是歸檔。

所以在這裡,小弟想到的翻譯是『集合檔案』或「集成檔案」,
不曉得您覺得怎麼樣?


建議可以參考這個「連結」或是我上一個回覆「#24」提的方法找到PO檔,
然後尋找「archive」,然後套用進去,看看是否通順,若通順就可以拿來使用摟

另外我突然想到要去「Wikipidia / Tar」參考看看,看起來應該是翻譯成「tar 文件」或「文件」。

而我也想到去參考簡體的「PO檔」,看起來是翻譯成「歸檔文件」或是「歸檔」。

雖然我不曾翻譯過,不過我自己設想,覺得翻譯軟體的訊息文字,應該是滿挑戰的,

不像翻譯書或是文章,還有前後文可以參考琢磨。

只是光看PO檔這些拆開來的字串,有時候無法直覺的理解,這會是在什麼情境下,程式所吐出來的訊息。

若真的要一一去測試這些情境所吐出來的訊息,也蠻費工的,Orz...

所以在此感謝辛苦翻譯的人員,感謝您們的付出。

而且這個案例有一個情形

單純打包


$ tar cf test.tar
tar: Cowardly refusing to create an empty archive
Try 'tar --help' or 'tar --usage' for more information.



打包後壓縮


$ tar cjf test.tar.bz2
tar: Cowardly refusing to create an empty archive
Try 'tar --help' or 'tar --usage' for more information.



所以「archive」指的是「單純打包」和「打包後壓縮」的檔。

我猜也就是使用「封存檔」來指的是「單純打包」和「打包後壓縮」的檔。

另外我想起來,我上一個回覆提的某些應用,那就是「Gmail」有一個「封存(Archive)」的按鈕,

就是那個按鈕讓我有不知所措的感受,我當下不確定按下去,會做什麼動作,所以我一直都不太敢按下去,Orz...

所以我對於「封存」用在這個情境,產生不知所措的感受,應該是我自己的問題,

應該是我對「封存」這個字眼賦予了某些意義,然後我不確定是否是我想的那樣,所以才會如此吧。

也許「封存」在別人讀起來,就很自然,並沒有什麼違和感。


以上參考

================================================================================

因為我使用的是英文界面,所以沒看到程式吐出來的中文訊息,

所以昨天晚上看到您的回覆,稍微找了一下資料,

然後在看tar這個「zh_TW.po」,

發現了一個我以前沒看過的詞「胚騰」,是用來翻譯「pattern」,

我用「胚騰」來查詢,發現還真的蠻多筆資料的。

看來我是跟不上世界的腳步了,所以選擇在原地休息,Orz...

================================================================================



2016/10/19 8:41
應用擴展 工具箱
回覆: 為什麼要這樣翻譯
會員五級
註冊日期:
2012/4/22 10:50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37
HP : 0 / 901
MP : 671 / 29310
EXP: 6
離線
自由車自由人 寫到:
小弟查了一下 Archive,感覺上就是檔案。
但跟單純的 file 不同的是:
Archive 是指一整堆,
通常有關連性、同質性或是因為歷史因素累積在一起的大量檔案,
有時候也用來稱呼檔案室或是大容量外儲存器。
當作動詞用時,意思則是歸檔。

所以在這裡,小弟想到的翻譯是『集合檔案』或「集成檔案」,
不曉得您覺得怎麼樣?



呵呵,我有點走火入魔了 Orz...

根據您提到的『「集合檔案」或「集成檔案」』,

腦海中浮現了一些詞彙「整合」,「整併」,「封裝」,

結合「文件」,就成了「整合文件」,「整併文件」,「封裝文件」<-- 這一段感覺比較像在「描述動作」,例如「整合文件這個動作」。

結合「檔」這個字,就成了「整合檔」,「整併檔」,「封裝檔」 <-- 這個比較偏「描述檔」。

後來就朝在博物館保存東西下來的,是使用什麼詞彙來發想,印象中以前好像有流行一個詞,有點忘了,

絞盡腦汁,終於想到那個詞了,我遺忘的那個詞是「數位典藏」。

我感覺用「典藏檔」來翻譯「archive」應該還不賴,

================================================================================

「典」用來指文件,要被打包的文件。
「藏」有含藏的意思。
「檔」就是打包,封裝過後,最終的成品檔案。

--------------------------------------------------------------------------------

也就是「典藏檔」是「一個檔」,這個檔裡面「含藏」其他的「檔案(文件)」,
「這個檔」不論是否有被「壓縮過」,都可以再次閱讀「含藏」其中的「檔案(文件)」的內容。

================================================================================

不過「典藏」,我通常會聯想到「精華」,「」會聯想到的是「經典」,「典籍」,
所以要考量的「典藏」在這個情境下是不是會「誤導」,
「典藏檔」對比『「封存檔」或「封裝檔」』,
『「封存檔」或「封裝檔」』是比較能代表「通用的封裝打包」。


後來查了一下「Wikipida / 數位典藏」,「數位典藏」是翻譯成「digital archive」。


以上一時的發想,僅供參考。


2016/10/19 13:25
應用擴展 工具箱

« 1 2 (3)

 [無發表權] 請登錄或者註冊


可以查看帖子.
不可發帖.
不可回覆.
不可編輯自己的帖子.
不可刪除自己的帖子.
不可發起投票調查.
不可在投票調查中投票.
不可上傳附件.
不可不經審核直接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