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快樂] Ubuntu MAC Style 三代 (12.04LTS) 2015-1227 再度更新! [論壇 - Ubuntu@TW LiveCD]
正在瀏覽:
3 名遊客
回覆: 難道說...這是傳說中的 Ubuntu MAC Style 三代 (12.04LTS) ??? |
|||||||||||
---|---|---|---|---|---|---|---|---|---|---|---|
會員二級
![]() ![]() 註冊日期:
2009/11/24 20:41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8
HP : 0 / 196
![]() |
真的太酷了,水噹噹,現在只剩下一個小小要求,ㄟ...我太貪心了
那就把能執行APK的掛上,不過之前用過For微軟版的(執行安卓軟體) 記憶體吃太重,至少要1G以上,所以...純分享告知
2012/4/16 14:01
|
||||||||||
![]() |
回覆: 難道說...這是傳說中的 Ubuntu MAC Style 三代 (12.04LTS) ???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2011/3/5 19:32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21
HP : 0 / 500
![]() |
呵呵~~~~
昨天發了一個測試版給幾個在不同地區推廣 Ubuntu的朋友,請他們看看不同電腦上的運作情形... 我這邊以 LiveUSB在不同實機上測試的結果是還不錯。 個人的小小經驗: 組裝自己的客製化版本,可以先在 VirtualBox 4.1.12上,不斷地調校、測試, 整個都安裝、設定好後,先移除VB虛擬機的Guest Addition(就是它的Driver啦), 接著以最新的 Remastersys 3.0.2特調版(為12.04改寫的)製作LiveDVD, 最後以 unetbootin-windows-568寫入隨身碟中。 VirtualBox + Remastersys + unetbootin = 開發的好幫手 如此就能拿到不同的真實電腦上測試囉!(這是Remastersys版) 累積的套件組合、佈景主題修改、各種微調設定,就是最後以 UCK製作通用版本的參考資料!
2012/4/18 11:37
|
||||||||||
![]() |
回覆: 難道說...這是傳說中的 Ubuntu MAC Style 三代 (12.04LTS) ??? |
|||||||||||
---|---|---|---|---|---|---|---|---|---|---|---|
會員二級
![]() ![]() 註冊日期:
2012/2/11 10:05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6
HP : 0 / 143
![]() |
真的好漂亮XD
2012/4/18 13:11
|
||||||||||
熱愛自由軟體的人。
![]() |
|||||||||||
![]() |
回覆: 難道說...這是傳說中的 Ubuntu MAC Style 三代 (12.04LTS) ???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2011/3/5 19:32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21
HP : 0 / 500
![]() |
呵呵~~~~~
這兩天朋友們在各地不同電腦測試,主機普遍都是3~4年前一般的桌上型規格, 以直接塞入ISO檔,非真正安裝的 LiveUSB方式測試(即載入記憶體中運作)。 這回Ubuntu 12.04版的 LiveUSB開機速度真的比 11.10版快了不少!! 普遍都在25~35秒內就進入登入畫面...然後再花5~10秒就進入桌面! 主機若有2GB的記憶體的話,運作起來就非常流暢! 我個人已經開始使用 Ubuntu MAC Style 三代了... 比起前兩代,這個版本最令我滿意!(還可以用到2017年...足足5年哩!) 一般桌面應用:上網翱遊、網頁遊戲、影音播放、文書處理、繪畫創作、光碟燒錄...都在這裡囉! ![]() ![]() 超棒的原初母版:Ubuntu 12.04 gnome classic,真有兩把刷子!! 曾經出走的朋友,趕快回到 Ubuntu的懷抱吧! ![]()
2012/4/20 1:44
|
||||||||||
![]() |
回覆: 難道說...這是傳說中的 Ubuntu MAC Style 三代 (12.04LTS) ??? |
|||||||||||
---|---|---|---|---|---|---|---|---|---|---|---|
會員二級
![]() ![]() 註冊日期:
2009/11/24 20:41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8
HP : 0 / 196
![]() |
1.請問是用wubi安裝嗎?
2.XP與Win7 X86都適用嗎? 期待試用中...
2012/4/20 2:12
|
||||||||||
![]() |
回覆: 難道說...這是傳說中的 Ubuntu MAC Style 三代 (12.04LTS) ??? |
|||||||||||
---|---|---|---|---|---|---|---|---|---|---|---|
會員二級
![]() ![]() 註冊日期:
2012/2/11 10:05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6
HP : 0 / 143
![]() |
mike1128 寫到: 1.一般是用.iso檔 2.這跟windows是什麼版本無關吧,因為要裝也是獨立裝在一個分割區。
2012/4/20 16:24
|
||||||||||
熱愛自由軟體的人。
![]() |
|||||||||||
![]() |
回覆: 難道說...這是傳說中的 Ubuntu MAC Style 三代 (12.04LTS) ??? |
|||||||||||
---|---|---|---|---|---|---|---|---|---|---|---|
會員二級
![]() ![]() 註冊日期:
2009/11/24 20:41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8
HP : 0 / 196
![]() |
"這跟windows是什麼版本無關吧,因為要裝也是獨立裝在一個分割區"
我會這樣問,是因為微軟的版本有差(XP與Win7 X86都可以安裝) 理由是之前幫德國老外要安裝Ubuntu時, 因為他買Win7 64位元筆電,我用iso安裝也好,wubi安裝也好, Lancel的第二版也好,似乎64位元的Win7 在討論區也好 光在谷歌搜尋也好 就有很多人提問題...
2012/4/20 21:05
|
||||||||||
![]() |
回覆: 難道說...這是傳說中的 Ubuntu MAC Style 三代 (12.04LTS) ???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2008/10/7 21:19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36
HP : 0 / 896
![]() |
個人覺得跟那台筆電的硬體本身比較有關係,是哪個型號的呢?
2012/4/20 23:21
|
||||||||||
I′m UGP
|
|||||||||||
![]() |
回覆: 難道說...這是傳說中的 Ubuntu MAC Style 三代 (12.04LTS) ???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2011/3/5 19:32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21
HP : 0 / 500
![]() |
mike1128 寫到: 這個呀...目前 Ubuntu MAC Style 三代在預裝不少實用app與加上各種細微設定檔後, ISO檔已經達到 1421MB的規模... 預計之後加裝 K3B光碟燒錄程式(目前裝不起來,因為有幾個官方套件有狀況), 應該是不會超過 1500MB吧... 所以在以往 wubi安裝有「ISO檔700MB」規模的限制下,應該是不可能了! ...... 用 wubi裝到 windows底下,會有一些狀況發生,效能也不是很好! 何不乾脆使用 liveUSB的方式試用,也可長期使用?(不動到該機器硬碟的任何部份) 因為我的另一個主要目標是「能隨身帶著到處用」,因此強調 LiveUSB的實際應用... (可供個人外出時找到還像話的電腦就能直上這個熟悉的作業環境+app們,還能到處推廣展示Ubuntu...) 我會推荐以「直接將ISO檔塞入隨身碟,不建立保留設定文件」的方式製作 liveUSB, 開機後將系統直接載入記憶體RAM內運行...當然前題是該機器記憶體至少有1GB以上,最好能有2GB... 製作LiveUSB的方法,常見的有3種方案,分成兩大類 http://www.ubuntu-tw.org/modules/newbb/viewtopic.php?post_id=197746#forumpost197746 目前我們這邊測試的結果,開機到進入桌面,不會超過1分鐘!(請看樓上文章) 像我目前也是透過 LiveUSB的方式使用(兼測試) Ubuntu MAC Style三代...硬碟上沒裝!每天就這樣跑好幾個小時.... 隨身碟最怕反覆寫入資料! 但是以我推荐的方式幾乎都是讀取,好像用liveDVD般...剩下的就是散熱問題! (買金屬殼的隨身碟吧!) 我機器的記憶體有4GB,所以各套件運作流暢,能編輯影片,還能安裝新的app和玩facebook網頁遊戲呢! (不過關機後都沒啦!) 所以,介紹別人使用時,可以不必wubi,也不必真正找個分割區安裝到硬碟...先快速試玩嘛! ************************************************************** 再強調!!我說的絕對不是將隨身碟當成硬碟,用「正式安裝到硬碟」的方法來製作喔! 那樣雖然很容易更新與安裝、卸載app,但系統運作效能很差,也很傷隨身碟! ************************************************************** 相關概念請看以前的文章: 製作LiveUSB...在社區圖書館、電腦教室應用Ubuntu http://www.ubuntu-tw.org/modules/newbb/viewtopic.php?viewmode=flat&type=&topic_id=42260&forum=20 http://www.ubuntu-tw.org/modules/newbb/viewtopic.php?post_id=196998#forumpost196998 http://www.ubuntu-tw.org/modules/newbb/viewtopic.php?post_id=197618#forumpost197618 pwzhangz說到: 「... LiveUSB (唯讀)整個系統是在RAM裏操作,如果動態記憶體夠多的話(我們發現2G一般應該就足足有餘,但視個人需要而不同),它執行起來實際上要比一般從硬碟上執行要快。完全沒有使用硬碟時有時候拖泥帶水的感覺!...」 ** LiveUSB更新,將母片ISO檔內容常常更新的方法,可以參考底下這篇 阿剛老師的力作! 操作起來很容易喔! http://kentxchang.blogspot.com/2011/08/ubuntu-uckubuntu.html 再將新的 ISO檔塞入 隨身碟即可! ** 萬一你裝上 liveUSB的那台電腦主記憶體不夠大,怎麼辦? 以LiveUSB開機試用時,發現公共電腦的主記憶體不夠大,想要「暫時」增加linux-swap在硬碟上... (不是建立在個人文件空間 home/ubuntu 喔!那樣還是在RAM記憶體上,根本不能運作!) 先開啟「系統監控」程式觀察「檔案系統」標籤內該電腦硬碟上各分割區的名稱,挑一個來用。 例如我的電腦上有一個分割區叫作Backup,然後準備在上面建立1GB大小的置換空間: sudo dd if=/dev/zero of=/media/Backup/swapfile bs=4096 count=262144 完成後可以到該分割區找找是否存在一個叫做swapfile的檔案... 接著準備啟動它: sudo mkswap /media/Backup/swapfile sudo swapon /media/Backup/swapfile 這樣就完成了! 這時可以查看系統內 Swap 的情形: free -m 若不想用了,就輸入下列的指令把它退出: sudo swapoff /media/Backup/swapfile 關機前,記得去公共電腦該分割區內把swapfile刪除喔! http://www.ubuntu-tw.org/modules/newbb/viewtopic.php?post_id=198714#forumpost198714 (點子提供是來自 nana大大,請看該文下一樓...)
2012/4/21 0:01
|
||||||||||
![]() |
回覆: 難道說...這是傳說中的 Ubuntu MAC Style 三代 (12.04LTS) ??? |
|||||||||||
---|---|---|---|---|---|---|---|---|---|---|---|
會員二級
![]() ![]() 註冊日期:
2009/11/24 20:41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8
HP : 0 / 196
![]() |
ㄟ...我明天去問一下,是華碩的
多謝Lancel告知這麼多,難怪我後來在您的大作第二代第四版用wubi裝不起來,好再有留第三代,ㄏㄏ 期待試用中...
2012/4/21 1:14
|
||||||||||
![]() |
您可以查看帖子.
您不可發帖.
您不可回覆.
您不可編輯自己的帖子.
您不可刪除自己的帖子.
您不可發起投票調查.
您不可在投票調查中投票.
您不可上傳附件.
您不可不經審核直接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