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在網頁瀏覽器上顯示日文? [論壇 - Ubuntu基本設定]
正在瀏覽:
1 名遊客
回覆: 如何才能在網頁瀏覽器上顯示日文?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2012/4/22 10:50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37
HP : 0 / 905
![]() |
之前在另一個「討論串」有提到,
最近有安裝「Debian 12 Bookworm / Xfce」在我其中的一個「USB隨身碟」。 所以延續「#8」和「#9」以及「#10」提到的 剛剛測試「fcitx-table-boshiamy」的結果, 一樣還是跟「#8」提到的測試結果是一樣的。 以上
8/25 9:13:34
|
||||||||||
![]() |
回覆: 如何才能在網頁瀏覽器上顯示日文?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2012/4/22 10:50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37
HP : 0 / 905
![]() |
延續在「#11」提到的
有測試「Debian 12 Bookworm / Xfce」的「fcitx-table-boshiamy (fcitx4)」, 所以接著也要測試「fcitx5」的「boshiamy」輸入日文的部份。 ================================================================================= ## 結論 一樣先講結論, 使用「fcitx5」透過「嘸蝦米」來輸入「日文」, 若有安裝「fonts-noto-cjk」這個字型, 可以正常顯示日文。 輸出的「日文」紀錄到網頁上,在我的手機「Android」,在「Firefox」上,也可以正常顯示。 ================================================================================= 以下簡易紀錄操作步驟 ================================================================================= ## 安裝「fcitx5」 執行下面指令 sudo apt-get install fcitx5 \ fcitx5-config-qt \ fcitx5-frontend-gtk2 \ fcitx5-frontend-gtk3 \ fcitx5-frontend-gtk4 \ fcitx5-frontend-qt5 接著執行下面指令,設定系統輸入法採用「fcitx5」
接著只要登出,重新登入,「fcitx5」就會重新啟動。 執行上面指令「im-config -n fcitx5」,最終結果是會儲存在「~/.xinputrc」這個檔案。 可以執行下面指令觀看「~/.xinputrc」這個檔案的內容
顯示
================================================================================= ## 簡易安裝「boshiamy.main.dict」 我在「#5」有提到, 目前官方並沒有提供「fcitx5-table-boshiamy」, 但是我們可以自行打包, 不過這裡我們採取簡易安裝「boshiamy.main.dict」的方式,來安裝「fcitx5-table-boshiamy」 操作步驟之前就有紀錄在另一個討論串回覆「#42」 之前也有紀錄「加入icon」的操作步驟,是紀錄在另一個討論串回覆「#45」, 以下將關鍵步驟重整轉錄過來, ================================================================================= ## 前置作業 執行下面指令
安裝下面幾個過程中需要的「Package」 * wget * libime-bin * fcitx5-chinese-addons ================================================================================ ## 下載「boshiamy.txt」和「boshiamy.conf.in」 執行下面指令,下載「fcitx5-table-extra / tables / boshiamy.txt」
執行下面指令,下載「boshiamy.conf.in」
> 這兩個檔案,可以在「fcitx5-table-extra / tables」找到。 ================================================================================ ## 下載「org.fcitx.Fcitx5.fcitx-boshiamy.png」 執行下面指令,下載「org.fcitx.Fcitx5.fcitx-boshiamy.png」
================================================================================ ## 將「boshiamy.txt」 編譯成「boshiamy.main.dict」 執行下面指令,將「boshiamy.txt」 編譯成「boshiamy.main.dict」
> 關於「libime_tabledict」這個「指令」是屬於「libime-bin」這個「Package」,這個用法,請參考「#40」的說明。 ================================================================================ 執行下面指令,觀看目前資料夾有哪些檔案
顯示
================================================================================ ## 安裝 執行下面指令,將「boshiamy.main.dict」安裝到「/usr/share/fcitx5/table/boshiamy.main.dict」這個路徑。
執行下面指令,將「boshiamy.conf.in」安裝到「/usr/share/fcitx5/inputmethod/boshiamy.conf」這個路徑。
執行下面指令,將「org.fcitx.Fcitx5.fcitx-boshiamy.png」安裝到「/usr/share/icons/hicolor/48x48/apps/org.fcitx.Fcitx5.fcitx-boshiamy.png」這個路徑。
執行下面指令,切換到「/usr/share/icons/hicolor/48x48/apps」這個資料夾。
執行下面指令,建立連結
接著最後重要的一個步驟,執行下面指令
================================================================================ 以上幾個檔案安裝到系統後,就可以重新啟動「fcitx5」, 重新啟動後,接著就可以透過「fcitx5-configtool」將「Boshiamy」加入「候選輸入法」。 加入後,也就可以透過「Ctrl + 空白鍵」來切換到「嘸蝦米」。 一樣透過樓主提到的,輸入「a」,然後可以下拉幾頁,就可以看到有日文的選項。 或是輸入「a,」,就可以看到選項有「1. あ」,「2. ぁ」。 或是輸入「a.」,就可以看到選項有「1. ア」,「2. ァ」。 可以對照「fcitx5-table-extra / tables / boshiamy.txt」 第「1569行 ~ 1570行」 第「1572行 ~ 1573行」 ================================================================================ ## 如何刪除剛剛安裝的檔案 執行下面指令
================================================================================ 以上提供參考 報告完畢
8/25 10:32:23
|
||||||||||
![]() |
回覆: 如何才能在網頁瀏覽器上顯示日文? |
|||||||||||
---|---|---|---|---|---|---|---|---|---|---|---|
會員二級
![]() ![]() 註冊日期:
2015/3/28 21:29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9
HP : 0 / 200
![]() |
samwhelp :
## 簡易安裝「boshiamy.main.dict」 我在「#5」有提到, 目前官方並沒有提供「fcitx5-table-boshiamy」, 但是我們可以自行打包, 不過這裡我們採取簡易安裝「boshiamy.main.dict」的方式,來安裝「fcitx5-table-boshiamy」 操作步驟之前就有紀錄在另一個討論串回覆「#42」 之前也有紀錄「加入icon」的操作步驟,是紀錄在另一個討論串回覆「#45」, 以下將關鍵步驟重整轉錄過來 ............................................ 感謝您這 step by step 的方式 今天想說,既要重灌,不如就升級到 Xubuntu 22.04 吧 因您這則教學,終於可用fcitx5-table-boshiamy 了 所以,現在在google, firefox , vivaldi, fb 上都可顯示日文了 感謝啊!
8/25 22:21:27
|
||||||||||
![]() |
回覆: 如何才能在網頁瀏覽器上顯示日文?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2012/4/22 10:50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37
HP : 0 / 905
![]() |
先恭喜您解決了您遇到的問題。
也收下您的感謝,就互相交流,彼此都有收穫。 其實我也要感謝您, 因為有您的發問,我才會有契機去探索這一段, 我也才有契機去了解到,如何在Linux上輸入日文, 也了解到,原來透過「boshiamy」也可以「輸入日文」。 留下這些紀錄,也可以造福未來有遇到相關議題的同學,可以有個「探索的起點」。 以上 ![]()
8/25 23:04:38
|
||||||||||
![]() |
回覆: 如何才能在網頁瀏覽器上顯示日文?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2012/4/22 10:50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37
HP : 0 / 905
![]() |
剛剛將「#12」紀錄的操作步驟,
全部寫在「一個執行腳本裡」。 只要執行下面指令,將該「執行腳本」下載下來
接著執行下面指令,就會執行該「執行腳本」
================================================================================ 上面的步驟,也可以改成一行如下
================================================================================ 會紀錄上面的「執行腳本」,一來可以備忘,一來可以當範例教學用。 雖然如此,不過還是要給個小提醒 像是這種放在遠端的「執行腳本」, 我個人還是會傾向,先下載下來,自己先觀看了解,該「執行腳本」裡面執行了那些動作, 確認安全無虞後,再執行。 先姑且不論這種遠端「執行腳本」是否暗藏了惡意, 也有可能原作者在編輯「執行腳本」時,無意間多了個空白,也是有可能造成悲劇的。 所以還是要給個小提醒,關於遠端的「執行腳本」,執行前,要先行確認。 ================================================================================ * 完整專案 ================================================================================ 以上提供參考
8/26 10:12:56
|
||||||||||
![]() |
回覆: 如何才能在網頁瀏覽器上顯示日文?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2012/4/22 10:50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37
HP : 0 / 905
![]() |
雖然我之前在另外的討論串有紀錄一些打包方式,
延續「#12」和「#15」提到的作法, 剛剛又另外寫一個「範例」用來簡易打包「fcitx5-table-boshiamy」。 因為是個人使用,主要訴求,只要能透過「dpkg 安裝」和「dpkg 移除」就行了。 打包的步驟,寫在「build.sh」。 就不再寫詳細步驟說明了。 提供有興趣的人一個探索的起點。 ================================================================================ 以上提供參考 報告完畢
8/26 10:38:23
|
||||||||||
![]() |
回覆: 如何才能在網頁瀏覽器上顯示日文? |
|||||||||||
---|---|---|---|---|---|---|---|---|---|---|---|
會員二級
![]() ![]() 註冊日期:
2015/3/28 21:29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9
HP : 0 / 200
![]() |
samwhelp:
其實我在安裝「fonts-arphic-bkai00mp」這個字型前 有先下載在「GitHub」上的「fcitx-table-extra/tables/boshiamy.txt」 接著編譯成「boshiamy.mb」, 最後覆蓋到「/usr/share/fcitx/table/boshiamy.mb」。 不過結果並不如我原本預想的,輸出的日文,會是「UTF-8」編碼, 反而一樣是方塊字,感覺還是「Big5」編碼, 這部份,我就不曉得其中的緣由了, 可能會在找時間測試「Xubuntu 22.04」版的「fcitx-table-boshiamy」 ............................................. 我在Xubuntu22.04上,如您所教, 安裝「fonts-arphic-bkai00mp」這個字型, 改裝 fcitx-table-boshiamy, (因這個輸入法的日文選項在很前面) 結果是,在firefox可正常顯示日文, 但在chrome,則仍是口口口口. 試了多遍, 都用再生龍復原,因在改回 fcitx5 後, 酷音輸入法不見了。 而這也讓我意外發現,讀寫400真耐用,以前的某S牌, 只能復原兩次內,超過就癈了。 這個128G的USB, 我用再生龍已超過6次了, 開機速度如常的快速。 by the way, 所以就再去訂購, 發現,256G 當下 竟和128同價
8/27 7:49:24
|
||||||||||
![]() |
回覆: 如何才能在網頁瀏覽器上顯示日文?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2012/4/22 10:50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37
HP : 0 / 905
![]() |
================================================================================
從我在「#2」和「#8」提到的推論, 關於「fcitx (fcitx4)」透過「boshiamy」輸出的「日文編碼」並不如遠本預期的「Unicode」, 所以我個人傾向,應該不要去採用,因為就算您安裝了「fonts-arphic-bkai00mp」這個字型,它是「針對Big5編碼」, 雖然在您的環境,可以看得到「日文」, 可是在我的「Android 手機」的「firefox」,一樣看不到「日文」,看到的也是「方塊字」, 也就是其他人的環境,看到的應該也是「方塊字」, 所以我個人還是建議,若要透過「boshiamy」輸入日文,建議使用「fcitx5」。 或是之前在其他回覆提到的幾個在「fcitx5」或「fcitx」的「日文輸入模組」。 ================================================================================ 另外關於「fcitx-table-boshiamy」按下「a」,出現的日文是在比較前面,可能第一頁就看到了 但「fcitx5-table-boshiamy」按下「a」,則是要按下好幾頁。 不過我觀察到「fcitx5-table-boshiamy」和「fcitx-table-boshiamy」輸入日文, 應該也是採用「羅馬拼音」, 當您輸入「a,」,則是「平假名」,也就是可以看到選項有「1. あ」,「2. ぁ」。 當您輸入「a.」,則是「片假名」,也就是可以看到選項有「1. ア」,「2. ァ」。 也就是「羅馬拼音+,」,候選的「日文」是「平假名」。 也就是「羅馬拼音+.」,候選的「日文」是「片假名」。 可以對照「fcitx5-table-extra / tables / boshiamy.txt」。 第「1569行 ~ 1570行」 第「1572行 ~ 1573行」 ================================================================================ 所以您可以去探索「fcitx5-table-extra / tables / boshiamy.txt」這個對照表。 除了可以在「網頁」的「boshiamy.txt」上「查詢」。 也可以直接下載下來,透過「grep」去探索查詢。 例如: 執行下面指令,下載「fcitx5-table-extra / tables / boshiamy.txt」
================================================================================ 執行下面指令,
顯示 a, あ a, ぁ a,v ぁ 關於「^a,」就是您要查詢的條件, 會多了個「^」指的是該行的開頭。 ================================================================================ 而「grep」加上「-n」,就會顯示「行號」。 執行下面指令,
或是執行下面指令,
顯示 1569:a, あ 1570:a, ぁ 1571:a,v ぁ ================================================================================ 執行下面指令,
顯示 a. ア a. ァ a.v ァ ================================================================================ 執行下面指令,
顯示 bi, び chi, ち ci, し di, ぢ gi, ぎ hi, ひ i, い i, ぃ i, ゐ i,v ぃ i,r ゐ ji, じ ji, ぢ ji,v ぢ ki, き li, り li, ぃ li,v ぃ lyi, ぃ mi, み ni, に pi, ぴ ri, り shi, し si, し ti, ち wi, ゐ xi, ぃ xyi, ぃ zi, じ zi, ぢ zi,v ぢ 我沒有加上「^」,就會列出該行有「i,」。 ================================================================================ 關於為啥您裝了「fonts-arphic-bkai00mp」這個字型,它是「Big5編碼」。 在「firefox」可以看到「fcitx-table-boshiamy」輸出的「日文」, 而在「google chrome」看到的卻是方塊字, 我個人猜想,「firefox」應該有寫好「套用字型fallback」的「機制」, 因為在同一個頁面裡,可能同時有「英文」「中文」「日文」「韓文」,或其他語言。 甚至也同時有不同的「文字編碼」。 所以在同一個頁面裡,它是有可能套用好幾個字型,來相對應該文字來顯示, 而我猜「google chrome」採用的「套用字型fallback」的「機制」應該是跟「firefox」不一樣, 所以才出現您說的這樣的情況, 在我的環境測試, 也是跟您提到的情況是一樣的,我就沒去深究它了, 因為我目前也還不曉得,怎麼去探索這一段。 另外關於「套用字型fallback」的「機制」,是跟「fontconfig」有相關。 可以去參考我之前在「#6」提到的另一個網友寫的那兩篇文章。 ================================================================================ 關於之前推薦「USB隨身碟」,我後來也有趁特價的時候,再去購買, 我觀察到,該平台,它一段時間,就會針對「改品牌」的「某個型號」去作「特價促銷」, 有些時候,我也有發現到,「256GB」跟「128GB」是同價位, 我的「256GB」也是趁「促銷價」時購買的。 哈哈,有多的「USB隨身碟」,我就會「得了失心瘋」的「重灌」「探索」「測試」, 只不過在Linux,想要探索的和寫下來的太多,我時間不太夠用就是了,呵呵 ================================================================================ 以上
8/27 15:03:09
|
||||||||||
![]() |
回覆: 如何才能在網頁瀏覽器上顯示日文? |
|||||||||||
---|---|---|---|---|---|---|---|---|---|---|---|
會員二級
![]() ![]() 註冊日期:
2015/3/28 21:29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9
HP : 0 / 200
![]() |
哈哈,有多的「USB隨身碟」,我就會「得了失心瘋」的「重灌」「探索」「測試」,
............................................. 難怪您會是高手 您不會是那位頂有名的「重灌狂人」吧? 我雖也曾一再重灌, 但仍只是個稍會使用的使用者而已。 曾因您的介紹而用過 Debian 11, 也用得順手。 想請教 Ubuntu很不錯, 轉到 Debian 的原因是什麼?更優嗎? 我剛知道有Ubuntu時, 即又知道有由 臥龍小三 老師主持的「B2D」, 事實上,我是由B2D搞懂如何設定網路連線的。 而他取「B2D」的意思是 back to Debian, 所以,可否分享, 為何用Debian??
8/27 18:44:49
|
||||||||||
![]() |
回覆: 如何才能在網頁瀏覽器上顯示日文?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2012/4/22 10:50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37
HP : 0 / 905
![]() |
哈,我其實也很少重灌了,所以我應該不是「重灌狂人」。
另外我也不是什麼高手,關於「Linux」我還有很多議題沒有充分了解的。 最近會「重灌」,是為了要測試,自己產生自訂好的「ISO檔」裡面的「安裝程式(calamares)」, 要測試是否能正常將系統安裝到我的「USB隨身碟裡」。 測了幾次,修改了一些設定,「calamares」的設定確立後,可以正常安裝, 後來產生完「ISO檔」,我其實也沒有再特別測「重灌」這一流程了。 若是要觀摩一些引發興趣的發行版,目前大概就是下載「ISO檔」,放置到有安裝「ventoy」那個「USB隨身碟」, 用它來開機,直接在「Live ISO System」上測試,所以也不太會去重灌。 有時候要嘗試重現,這個論壇一些發問,根據該樓主提到的線索, 有時候我也會去找該樓主提到的版本,在「Live ISO System」上測試, 除非該狀況無法在「Live ISO System」上測試,需要實際安裝系統去測試,才會去安裝一新系統來測。 另外在還沒發現「ventoy」前,我則是透過撰寫「GRUB Menu Entry」的方式,來「Boot ISO」。 ================================================================================ 我也沒特別要轉「Debian」,我也有在使用「Ubuntu」和「ArchLinux」。 我目前有多個「USB隨身碟」,可以灌在不同的「USB隨身碟」,或是「不同的分割區」。 會灌「Debian 12」來使用,應該也只是一個契機, 因為之前已經學會了「使用 Archiso 來自訂自己的 ArchLinux Live ISO」, 本來就打算接著學習『如何透過「live-build」製作「自訂的 Debian Live ISO」』, 剛好「Debian 12」發行了,之前有關注的「EznixOS」也有發行「Debian 12」的版本, 所以就順勢的裝了「Debian 12」來使用, 參考「EznixOS」的作法, 也初步學會了『如何透過「live-build」製作「自訂的 Debian Live ISO」』。 ================================================================================ 使用「Debian」,和使用「Ubuntu」, 對我來說,應該是沒有太大的差別,應該是很容易切換的, 我也使用「ArchLinux」,對我來說,也是很容易切換的, 目前這三個系統,灌好之後,在我的機器,都能正常的開機,流暢的運作, 我也不用去煩惱硬體驅動的議題, 而且我目前用到的軟體其實不多, 我也不玩遊戲, 業餘時,我也只是用來寫寫簡單的「Shell Script」, 用少許的「Markdown 語法」紀錄自己的心得筆記, 用少許的「BBCode 語法」來參與這個論壇的討論, 還有上網找資料, 所以使用到頻率比較高的大概就是「File Manager」,「Text Editor」,「Web Browser」,「Terminal」這四種, 還有使用頻率最高的「Input Method」,差點忘了寫, 我在這三個系統的設定檔,大部分都是一樣的,都是能互通的, ================================================================================ 比較不同的是,「ArchLinux」沒有「im-config」的「機制」, 所以在「ArchLinux」,只要自己設定輸入法的相關環境變數就好, 目前我會在「/etc/profile.d」產生一個檔案「input-method.sh」設定這些環境變數, 這些環境變數,也可以在其他地方設定,例如「/etc/environment」這個檔案。 ================================================================================ 另一個比較不同的,應該是「Package Manager」, 在「Debian」是「apt」和「dpkg」。 在「ArchLinux」則是「pacman」, 我沒有在使用「圖形界面程式」來安裝或移除軟體, 我目前也沒有在使用「snap」或「flathub」之類的平台在安裝軟體。 我只有開啟「Terminal」,透過下指令的方式來安裝或移除軟體, 目前只用「該系統」原生的「Package Manager」。 一些概念我理解了,一些技巧我學會了, 所以安裝或移除軟體這部份,我也很容易在「Debian」和「ArchLinux」切換。 ================================================================================ 另外大部分的設定,「圖形界面設定程式」一開始我也只是用來輔助, 來探索如何下指令,或是找到相關設定檔。 找到之後,大部分我也是透過下指令的方式,或是直接修改某個設定檔。 下指令的方式,也可能自己寫成「Shell Scipt(執行腳本)」統整一些操作。 或是寫一些「微調腳本」來初始我新灌好的系統。 目前也學會了「自製自己的 Debian Live ISO」和「自製自己的 ArchLinux Live ISO」, 重灌好後,就是自己慣用的系統了。 ================================================================================ 我個人覺得在使用「Linux」系統的樂趣,是可以「自訂」和「自動化」。 這是我會持續待在「Linux」系統的原因。 ================================================================================ 以上大概就是我使用「Linux」的日常 提供參考
8/28 8:15:13
|
||||||||||
![]() |
您可以查看帖子.
您不可發帖.
您不可回覆.
您不可編輯自己的帖子.
您不可刪除自己的帖子.
您不可發起投票調查.
您不可在投票調查中投票.
您不可上傳附件.
您不可不經審核直接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