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ical 誠徵Linux測試工程師 [論壇 - Ubuntu 與公司企業/商業應用]
正在瀏覽:
1 名遊客
回覆: Canonical 誠徵Linux測試工程師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2008/10/7 21:19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36
HP : 0 / 896
![]() |
Ubuntu有預裝gksu
只是大多現有的圖形檔案管理員沒有整合以root身分檔案操作功能,理論上直接呼叫gksu應該就可以簡單做到,例如發現使用者權限不足,自動彈出gksu視窗重新再執行一次操作 沒有直接做在圖形介面上,不知道有什麼考量就是
2015/3/16 22:48
|
||||||||||
I′m UGP
|
|||||||||||
![]() |
回覆: Canonical 誠徵Linux測試工程師 |
|||||||||||
---|---|---|---|---|---|---|---|---|---|---|---|
會員三級
![]() ![]() 註冊日期:
2010/4/8 20:36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11
HP : 0 / 259
![]() |
刪…
2015/3/16 22:55
|
||||||||||
![]() |
回覆: 我覺得能讓 Ubuntu 更普及的方法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2012/4/22 10:50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37
HP : 0 / 901
![]() |
guidry 寫到: 可以了解你說的情況。 想到一個策略,不知道可不可行,因為我也沒真的去試,先寫一下初步的想法,提出來當參考。 * 另外在開一個資料夾,例如「/tool」。然後將這個資料夾的所屬群組(group)設為你給小朋友的一個群組,假設叫「angel」。 * 把「blender」放到「/tool/blender」,並且把「blender」裡面所有的檔案,所屬群組都設為「angel」。 * 把所有小朋友的帳號,所屬群組,全部都加入「angel」。(一個帳號是可以屬於多個群組的) 我猜這樣行得通吧 ![]() guidry 寫到: 關於這個,還沒去測試「nautilus」,因為我目前使用的是「Dolphin」這個「檔案管理程式(檔案總管)」, 我按下右鍵,是可以選擇不同的「程式」來開啟的,不見得一定要你所謂「已註冊的程式」。 也許你可以嘗試不同的檔案總管,來玩看看,不過你已經改用「PCManFM」了。 * Dolphi * Thunar * Nemo * PCManFM 另外我記得好像有個檔,是跟mime有關的設定,我要再找看看。 我目前使用的環境是「Xubuntu 14.04」,因為習慣使用「Dolphi」了, 所以才沒用「Xfce」內建的檔案總管「Thunar」。 對Ubuntu內建的配置不滿意,另外也有不同桌面環境的衍生版本可以選擇,可以嘗試玩看看,也許可以找到順手的。 一些常看到的衍生版本,我在這個「索引」的下方有列。 抱歉,以上先粗略的寫一下概念,還沒有時間去驗證和實作,只是憑以前的經驗和印象,所以有些實作細節還無法寫得很完整。 ## 更多參考 * 我有建立一個「使用者管理」的索引,可以去找一些相關的參考資料。 ## 額外一提 以下是我個人粗糙的想法拉,不是要捍衛什麼,你聽聽就好,也許你會有不同的想法。 其實我覺得,要改用不同的系統,就要學習他的核心價值,若都要求所有系統都一致的話, 那為何要有那麼多的系統發展出來,用同一套就好了。 其實你可以問你自己 * 你為什麼要改用「新系統」? * 用「原來的系統」,有不符合你的需求嗎? * 用「新系統」,可以符合你的需求嗎? 也許你就比較能找到平衡點,這不僅可以用在OS的選擇上面,還有其他方面也是。 先弄清楚「你要的是什麼?」,就會有個方向出來,知道怎麼去衡量,去做取捨,去做補足的功夫。 例如: 「blender」是跨多平台的,不是非得哪一套作業系統才行。 當然,我沒有真的使用過blender,所以我也不清楚blender不同平台有什麼差異。 還有下面一點,也許聽起來很刺耳,這是我從你的文章看到的感想。
所以我從不勉強,其他人一定要用什麼作業系統,每個人有自己順手的系統。 我保持的態度就是,別人願意學,有問我,我會的,我就可以分享出來。 不過我目前會的有限,也都是比較粗淺的技能,還在努力學習中。 ![]() 呵呵,另外以下你寫的建議,不知道「Canonical 公司」會不會看到,而且看到了不知道會不會採納。 有時候也可以試著「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其實我一直很納悶,既然「Ubuntu」不合用,我個人覺得不是非得要使用「Ubuntu」不可。 為啥不嘗試改用其他的發行版本,或作業系統,應該都還是有機會找到合用的。 不是針對「guidry」,而是看到這個論壇上的一些討論,一直有這種感覺, 「在可以選擇的前提下,有些人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堅持使用不合用的,蠻好奇堅持的考量點是什麼」。 guidry 寫到:
2015/3/17 4:27
|
||||||||||
![]() |
回覆: 我覺得能讓 Ubuntu 更普及的方法 |
|||||||||||
---|---|---|---|---|---|---|---|---|---|---|---|
會員三級
![]() ![]() 註冊日期:
2007/7/3 16:11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12
HP : 0 / 299
![]() |
我個人是覺得合用,但我希望更多人可以容易上手,
因為它是自由軟體。希望更多人去用。 可省下政府開銷及公司預算。 用戶多了,系統公司才有營利的空間去開發更好的系統, 可從 軟體中心廣告獲利去支撐開銷, 用戶少了,曲高和寡,就很難長久保持卓越。 如果能兼顧行家和平民大眾各自的需求, 不是兩全其美嗎?
2015/3/17 17:02
|
||||||||||
![]() |
回覆: 我覺得能讓 Ubuntu 更普及的方法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2012/4/22 10:50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37
HP : 0 / 901
![]() |
guidry 寫到: 個人覺得你這段話,充滿了矛盾!Orz... guidry 寫到: 我懂你自己合用的意思,你自己用是合用沒有錯。 但從你這句「但我希望更多人可以容易上手」,就表示你的需求,是包含更廣的。 guidry 寫到: 所以實際上,就這點來說,目前這個系統,是無法滿足你的需求的,哪怎麼能算合用。 guidry 寫到: 上面這段話,蠻值得玩味,又希望「使用者」節省開銷,又希望「系統公司」「有營利的空間」可以永續經營。 這我有點不明白,可以再多說點嗎?如何可以達到這樣的訴求。 只有「 軟體中心廣告獲利去支撐開銷」這點嗎? 下面這段話,真的是這樣嗎? 這兩句話連結的邏輯是什麼,其實我不太懂,能否再多說點。 guidry 寫到: 至於下面這句話,我真的覺得你要好好的問自己,真的是這樣嗎? 「你希望更多人去用」,只是因為「它是自由軟體」,還是有「某種理由是你連自己都沒發現的」。 guidry 寫到: 對不起,說話有點刺耳 因為我真的覺得有太多人標榜著 「因為它是自由軟體。希望更多人去用」, 「是自由軟體,可省下政府開銷及公司預算」, 這種詭異的論調,來推廣「自由軟體」。 聽起來很順,但就覺得哪裡不對勁,所以我才會反問上面的幾個問題? 先聲明一下,我並沒有立志推廣「自由軟體」,所以我「沒啥推廣的論調可說」。 而且我也不懂「自由軟體」的定義,所以我也無法解釋什麼是「自由軟體」。 ![]()
2015/3/17 19:48
|
||||||||||
![]() |
回覆: 我覺得能讓 Ubuntu 更普及的方法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2012/4/22 10:50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37
HP : 0 / 901
![]() |
剛測試一個方法,是可行的,貼出來參考,請依照自己的狀況修改。
安裝「gksu」。
複製一個「usr/share/applications/nautilus.desktop」到「~/Desktop/」,也就是桌面。
改為可執行,這樣你就可以直接在桌面,點選「Files」哪個「Icon」,啟動「nautilus」。
編輯「~/Desktop/nautilus.desktop」。
主要把
改成
這樣你在桌面執行點選「Files」那個「icon」,就會先跳出一個對話框,要你輸入密碼。 輸入正確完畢後,出現的「nautilus」 就是有root權限的。 以下是完整範例。
報告完畢 ![]() ## 更多參考 * man gksu * man gksudo * ls /usr/bin/gksudo -l guidry 寫到:
2015/3/17 22:31
|
||||||||||
![]() |
回覆: 我覺得能讓 Ubuntu 更普及的方法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2012/4/22 10:50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37
HP : 0 / 901
![]() |
剛做了一些測試,驗證「我在這一篇回覆的想法 」。貼出來當參考,請依照自己狀況修改。
執行下面的指令會新增一個「使用者tool」,新增一個「群組tool」,還有一個資料夾「/home/tool」
會出現下面的提示訊息,照著輸入就行了
將「tool」這個使用者,加入「sudo」群組。
切換到「tool」帳號
確認一下,目前的使用者是誰
會顯示
確認一下,目前的使用者「tool」屬於哪些群組。
會顯示
移動到「/home/tool」
確認一下目前所在目錄是否為「/home/tool」
會顯示
產生一個資料夾「/home/tool/App」,未來手動安裝的程式,預計都放這。
切換到「/home/tool/App」
下載「blender 32位元」。
下載「blender 64位元」。
以下以「blender 32位元」為例
觀看一下檔案權限
顯示
開一個新的使用者帳號
將「使用者student01」加入「群組tool」
登出後,重新用「student01」登入。 一樣依照前面回覆的所說的方式,複製一個「.desktop」來修改(需要透過「sudo apt-get install blender」,才會有「/usr/share/applications/blender.desktop」)。
改成下面的
## 更多參考 * [索引] 在 泛Ubuntu 底下,「使用者管理」的操作實務 * 第十四章、Linux 帳號管理與 ACL 權限設定 / 帳號管理 ## 額外一提,新增一個群組的指令
報告完畢 ![]()
2015/3/18 1:42
|
||||||||||
![]() |
回覆: 我覺得能讓 Ubuntu 更普及的方法 |
|||||||||||
---|---|---|---|---|---|---|---|---|---|---|---|
會員三級
![]() ![]() 註冊日期:
2007/7/3 16:11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12
HP : 0 / 299
![]() |
您說:"希望「使用者」節省開銷,又希望「系統公司」「有營利的空間」可以永續經營。這我有點不明白,可以再多說點嗎?如何可以達到這樣的訴求。只有「 軟體中心廣告獲利去支撐開銷」這點嗎?"
我的回答: 系統還有大多數軟體免費,但 軟體中心廣告可以賣書、賣雜誌、甚至小小的角落可以有小廣告(,如 xx 可樂 ...不影響太多系統速度)等。愈多人使用,就愈有辦法長期維持下去。 您說:"所以實際上,就這點來說,目前這個系統,是無法滿足你的需求的" 我的回答: 我在辦公室和家中都裝了 Ubuntu,而且做為開機預設選項,從 Ubuntu 7.04 桌面就開始如此做一直到今天,但我從本站論壇中的討論件數來看,看到張貼的帖子不像 10.04 版本前的熱絡,所以才擔心了起來,不得不想對 Canonical 公司提供建言。用了這些年的桌面環境,大部份的工作都能在 Ubuntu 完成,但有些 IE only 的業務,如勞健保及公文自然人憑證只能用 virtual box 裝 xp 去用,如果有高手能指點在下怎麼設定 wine 去做,那就能滿足全部的需求吧。
2015/3/18 16:08
|
||||||||||
![]() |
回覆: Canonical 誠徵Linux測試工程師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2008/11/21 9:18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23
HP : 0 / 571
![]() |
以【純 End User】的需求來看
使用 ubuntu 而必需使用命令列指令, 到底有那些呢? 能否舉例看看呢?
2015/3/18 18:01
|
||||||||||
![]() |
回覆: Canonical 誠徵Linux測試工程師 |
|||||||||||
---|---|---|---|---|---|---|---|---|---|---|---|
會員五級
![]() ![]() 註冊日期:
2010/9/16 14:08 所屬群組:
已註冊使用者 等級: 25
HP : 0 / 619
![]() |
Marco 寫到: 這裏先舉例一個我馬上想得出來用文字描述的情境範例: 之前我有一個需求,就是我要在debian+gnome的全圖形操作桌面環境下, 把 debian系統安裝iso 轉換到 USB隨身碟裡頭,我的"需求條件"是"不被加料"的那種轉換, 有一隻叫做UNetbootin的圖形程式,它是會"加料"的,所以"不符合"我的需求, 然後,當時當下,我google"找不到"任何的全圖形操作配套流程解決方案, 可以做到把 debian系統安裝iso 轉換到 USB隨身碟(然後usb隨身碟內的檔案需要"沒有被加料"), 在此不一定只能是一支圖形程式完成全部流程, 我也可以接受兩隻甚至三隻圖形程式輪流/交互操作,來完成 debian系統安裝iso 轉換到 USB隨身碟這樣的流程。 最後,我只好開終端機視窗,使用網路文章內所提到cp這個指令+與其對應的一串參數, 來完成一連串操作了。 另外還有一個情境,是在客製化桌面環境的過程, 有關以root權限執行應用程式的,這部分我有概念, 但是一時之間我不知道該如何以文字描述,需要想一想。
2015/3/18 18:49
|
||||||||||
----------------
個人網路文字作品集: MacOSX10.5.8 安裝、設定、使用,個人經驗分享,正體中文版;以Windows思維用Linux,GNOME桌面篇;PDF http://www.scribd.com/ianian1979 全字庫注音輸入法表格檔2019 (搭配CNS11643中文全字庫規格的Unicode格式傳統注音輸入法對照表) https://sites.google.com/site/ianho7979/InputMethodTables |
|||||||||||
![]() |
您可以查看帖子.
您不可發帖.
您不可回覆.
您不可編輯自己的帖子.
您不可刪除自己的帖子.
您不可發起投票調查.
您不可在投票調查中投票.
您不可上傳附件.
您不可不經審核直接發帖.